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进步频率高距离分辨率信号,分析了运动速度对该高距离分辨率信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散射中心联合检测(M/N检测)的速度环路补偿方案。该方案使用多距离单元的联合检测完成高距离分辨率信号的最佳速率补偿,同时进一步降低目标的虚警概率,提高了目标的发现概率。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7):74-75
今天企业的竞争,是真正的人才的竞争。能否快速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人才压力越来越大,大数据由于其具有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来进行网络招聘。伴随着数据时代到来,我国的网络招聘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各种不足。郑州某有限公司依托于自身公司网络进行招聘,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管理》2014,(6):47-48
2014年6月2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击败了雷神公司的出价,获得了美国空军价值9.15亿美元的第一份空间篱笆合同。该合同原计划2013年签订,但由于预算不明朗而延迟。2家公司2014年2月向美国空军提交了修改后的固定价格加奖金的投标,美国空军称已将该项目增加了7000万美元。新的地基雷达系统位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计划2018年9月开始运营,预计2022年全部建成。第二个雷达基地有可能位于阿拉斯加。  相似文献   
4.
张小语 《走向世界》2013,(2X):46-46
<正>后方是故乡所在的北半球,前方是刚刚进入的南半球,北京时间2012年12月4日上午10点42分,青岛人郭川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时刻。离开青岛的第16天,郭川驾驶"青岛号"终于穿过赤道,正式开始了在南半球的航行。然而,穿过地理坐标带来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郭川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绝不是小问题。就在前一天,"青岛号"上的雷达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修复,郭川不得不剪断雷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IEEE1985国际雷达会议这个窗口反映出来的,有关雷达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影响雷达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水平,分析雷达技术今后的动向,着重介绍反ARM(反辐射导弹)和反隐身目标的雷达技术动向。  相似文献   
6.
7.
贾宝山 《中外企业家》2013,(9S):246-247
笔者根据雷达系统的特点与需求,对雷达站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法,并从雷达天线、电缆与波导管、雷达机房、传输系统、资料处理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对雷达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最后,从建筑工程的角度对等电位连接与接地和建筑物外部防雷两个方面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8.
毫米波二维电扫雷达多端口TR组件技术(张先举,黄建)论述了一种用于毫米波二维电扫雷达雷达的收发(TR)组件,在实现波束方位相扫基础上,俯仰方位采用Rotman透镜,通过多端口电切换实现波束俯仰电扫描。对该TR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且从雷达系统性能出发,对多个TR组件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表明该TR组件在设计和工艺实现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3):84-8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实验室重点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国家及社会经济重大需求,定位于微波毫米波以及声、光、电多模态融合的新兴传感与先进的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转化,目前已经解决了智能制造与感知测控领域多项工程技术的前沿课题和行业需求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面向汽车电子、智能交通、公共安全、轨道交通,以及工业智能测控等系列化的智能传感装备与系统。实验室已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科研及开发环境,并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美国有7.69亿人次乘坐飞机——比20年前增长了72%。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基于雷达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就没有过大改动,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由于大部分雷达系统每4秒才"描述"一次飞机情况,在繁忙的机场,控制人员为了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