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2011年5月至10月,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乌仔头,在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杨得福的池塘内,进行了盐碱池塘主养异育银鲫鱼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东湾镇三合村靖乐渠边,面积3亩,池深2m,东西走向,东西长70m,南北宽29m,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或建筑物。2.池塘清整、消毒、施粪肥  相似文献   
2.
《发展》2013,(10):69-70
靖远县社保局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便民利民举措,不断提升社保经办能力,狠抓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保险目标任务,为促进靖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构建和谐靖远提供坚强保障。强化宣传与落实政策并重,全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靖远县社保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横幅、借助广播电视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保政策宣传,深入企业上门送法规、送政策,引导用人  相似文献   
3.
董金霞 《发展》2011,(8):64-65
靖远,中国西部一个文明古老的县份,黄河上游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  相似文献   
4.
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的彩色西红柿种植技术,经过四个多月的移植试验,日前在西北内陆的甘肃省靖远县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5.
《发展》2006,(11):I0008-I0009
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腹地,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有18个乡镇、18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黄河流经县境9个乡镇154公里,分别占甘肃和白银过境段40%和72%。靖远县是甘肃蔬菜第一大县,靖远羊羔肉、茄子、辣椒、鸡蛋等13种农产品已获国家级绿色认证。陇上佳肴“靖远羊羔肉”是我国首例以哺乳类动物为地理标志保护注册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准确掌握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是有效开展生态国土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白银市靖远县兴隆乡小川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ArcGIS中采用InVEST模型评估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生境质量有所提高,其综合分值由0.103提高到0.189,并依据分值将生境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整治后处于较低等级的土地明显减少,处于低等级的土地生境质量由整治前的4.47%提高到76.50%,大幅度提高,中高等级的生境质量由整治前的1.67%提高到4.91%,项目区生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研究结果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规划方案可行。研究表明采用InVEST模型对土地整治生境质量进行评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较好的方法,可以采用该方法对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发展》2018,(2):41-41
2017年以来,靖远县从最紧迫、最需要补齐的薄弱环节着眼,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切实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改善基础条件增后劲紧盯全县贫困乡村地区"路、电、水、房、讯"等基础短板,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帮扶举措。完成撤并建制村道路建设及"千村美丽"道路硬化工程104.48公里,衬砌农田水渠52公里;  相似文献   
8.
蛋鸡产业已发展成甘肃靖远县的支柱产业。从养鸡产业内在属性、市场组织形式、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蛋鸡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大招商引资、财政和金融支农力度以加快蛋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并就具体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史事     
《发展》2008,(3)
农民郭富山与宋平书记的绿化情结在会宁县档案馆陈列着三把又秃又小的铁锨,这些铁锨是会宁县四房吴乡南坡川村上沟生产队农民郭富山生前使用过的。1964年春,郭富山上红嘴山植树造林,23年移动土方4万多立方米,把150多亩荒山修成753块高标准梯田,栽树38400株。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红嘴山由寸草不生变成绿树成阴。  相似文献   
10.
气候贫困     
2009年七八月间,连续几场冰雹袭击了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若笠乡升阳村。栗子般大小的冰雹,把当地最主要的秋粮作物玉米,瞬间打得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