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财政金融   121篇
工业经济   80篇
计划管理   276篇
经济学   434篇
综合类   407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32篇
贸易经济   226篇
农业经济   187篇
经济概况   2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素空间集聚理论,展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结构研究。通过城市引力、克鲁格曼指数计算,比较分析城镇群内部城市吸引力和城市产业分布的差异性,通过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集中度指标和不一致系数的测算,分析了山西省城镇群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城镇群规划与要素空间集聚趋势整体一致,城市间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群的要素集聚效应明显,但人口与生产分布仍存在不一致性。研究认为,山西省城镇群发展应该继续明确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特色,引导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中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凸显了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牛树海 《乡镇经济》2008,24(2):49-51
文章通过泰尔指数发现从1990年到2005年,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差距处于一个快速扩大的阶段。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农业产业化对区域差距缩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主要作用,一是由于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农业收入还仅仅停留于农产品的买卖价格,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过低,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是比较弱,带动面小,限制了农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务楼层作为一种特定的楼层,在世界各地兴起和迅速发展。通过阐述商务楼层的意义、起源与发展,揭示商务楼层与其他楼层的不同之处,目的是促使商务楼层进一步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能促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相似文献   
6.
赵素洁 《特区经济》2008,(5):257-259
假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假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假日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就如何发挥假日经济的长期拉动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写作影响很大。文化差异对篇章结构、语句结构、措词和修辞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物流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内的公司的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由产业组织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框架,可得出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主要有成本优势、差异优势和领先优势三个方面。本文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物流标准化对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商务的全球化过程中,各地区的语言、文化差异。给国际电子商务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本文论述了语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国内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