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1015篇
工业经济   656篇
计划管理   1790篇
经济学   813篇
综合类   334篇
运输经济   98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518篇
农业经济   291篇
经济概况   156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篇
邮电经济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89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86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机电工业》2021,(3):55-55
2020年,海信视像旗下的信芯微公司屏端驱动芯片(TCON)产品已经覆盖从高清到8 K超高清全系,全年TV TCON芯片出货量超4000万颗,累计出货已达1亿颗,目前全球占有率超过50%,稳居第一。与此同时,凭借强大的产品性能、可靠性和规模成本优势,信芯微公司TCON芯片已经大量出货至国内第一梯队的面板生产企业,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惠科和彩虹等主流面板企业。  相似文献   
2.
郭桂华  王云 《财会通讯》2021,(16):60-64
文章选取2008—201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多个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理论,从企业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的双重视角深入考察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大股东控制,多个大股东并存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同时显著提高了并购绩效,并且大股东数量越多,企业的并购绩效越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制度环境较差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审计署对中央企业的审计结果公告,以2008-2016年满足条件的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入手,探究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政府审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二者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耿云江  马影 《会计研究》2020,(2):154-165
基于竞争理论的国企改革思路强调减少政策性负担摊派,基于产权理论的改革思路侧重于引入非国有资本,以解决产权不清晰与所有者缺位问题.本文尝试融合两种理论,以国企超额雇员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非国有大股东视角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研究发现:非国有大股东能够显著降低国企超额雇员,减弱超额雇员对公司价值的损害作用,且该治理作用会随非国有大股东相对力量的提高而增强;从作用机制来看,该治理作用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尤其是员工薪酬的节约,还表现为内部薪酬差距和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高,兼具成本效应与激励效应;该作用在地区就业压力较小、劳动密集度较低以及劳动保护水平更低的环境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财务报告质量(FRQ)的治理效应及大股东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退出威胁能有效提升FRQ,但会因大股东异质性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大股东数量越多、总体持股比例越高,退出威胁对FRQ的提升越显著;相比国有大股东(个人大股东),非国有大股东(机构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提升FRQ.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更利于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作用;大股东可能的退出行为对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均能产生威胁;退出可信度更强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越强;当管理层持股以及控股股东财富更为集中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越强.本文研究对企业优化股东构成以及融资融券的扩容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会计研究》2021,(6):104-118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但上市公司中管理者和大股东的自利行为仍然频频发生。文章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的关系,并考察股权激励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具体来说,管理层能力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2.20%,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2%;二是管理层持股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层持股能够加强管理层能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但会削弱管理层能力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建设管理团队、设计激励契约和保护股东利益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CEO薪酬溢价在企业财务乱象中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财务乱象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CEO薪酬抑制能对企业财务乱象起到较好的治理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显著抑制企业财务乱象;大股东掏空在CEO薪酬溢价与企业财务乱象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CEO薪酬溢价能通过降低大股东掏空的方式抑制企业财务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