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94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3-2016年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以R&D人员投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FDI与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以下稳健性结论:FDI和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具有双门槛效应,FDI溢出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而OFDI溢出则呈现先降后升特征;R&D人员投入、R&D资本积累、城镇化水平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而金融成熟度未产生明显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可能对R&D人力投入较高省份产生抑制作用;2003-2016年跨越R&D人员投入中、高门槛的省份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论视角,运用自组织理论序参量原理选取序参量指标,构建学科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度模型和耦合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陕西省电子信息科学学科群与电子信息产业为实例进行耦合度评价,检验序参量和耦合度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提高学科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效果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问卷以山东省25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保险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科技风险、科技保险的认知程度、管理者受教育水平、保费补贴水平、保单保障水平、理赔满意度等定类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风险指标中的人均技术装备值、新产品研发成功率、企业资信度、顾客美誉度、新产品销售比率、市场占有率等六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负相关,社会公众投诉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经济类指标中的人均资产额、人均利润额两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环境类指标中的产业平均利润率、R&D人员占比两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根据分析结论,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科技保险需求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性和创新依赖性特征,基于“四三结构”创新体系,从研发创新、转化创新、产品创新、载体创新4个维度及创新价值链3个环节,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4个维度作为产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维度影响程度不均衡,仅载体创新具有显著影响,转化创新与载体创新协同作用影响显著。考虑到4个维度的非均衡性和区域差异性,运用均衡判别法和威弗组合指数,设计创新能力均衡发展筛选体系,选定粤、京、苏、陕、沪、浙、鲁、鄂8个省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均衡推进区,最后提出创新价值链前端研发创新优势向中末端扩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过程和价值创造来看,数据具备了传统生产要素所具备的功能,但又具有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新特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对于数字产业化的高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具有关键作用。数据要素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需要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进程相适应;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的形成过程本身又是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深度技术融合过程。因而,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数据要素,其实质乃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专用性技术融合的结果,其间的融合机制表现为深化、促进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直是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128家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指数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政策实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和技术进步率大幅上升,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走向重技术创新的高端化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特别是2009年相关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诱发了区域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共性技术因其在技术创新链条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相关产业集群创新的巨大拉动效应,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必须依靠政府指导下、不同产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运用两群体模仿者动态微分方程,分析了在不同情景下分别来自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的两类异质企业间与学研机构合作研发共性技术的演化博弈过程和稳定策略,并运用数值模拟对理论命题逐一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融合理念,探讨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融合模式由基于废物循环的融合模式、基于产品循环的融合模式向基于服务循环的融合模式演进。为此,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法律规制、建立产业融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体制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融合技术平台、调整产业技术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建立服务众包平台和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方式进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结构突变模型,研究了1992~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别经历了一次六阶段的U形中长周期和一次三阶段的V形短周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存在季度性。通过对三次产业GDP增长率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偏离,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