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以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灵芝菌合剂对脑缺血记忆能力影响及海马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清洁级蒙古沙土鼠70只,体重(65±10)g,雌雄不分,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10只,作颈总动脉分离手术,不做颈总动脉夹闭手术。(2)对照组:20只,脑缺血手术后分别给予同药物剂量的生理盐水,没有任何其它干预措施,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3天及10天各处死10只沙土鼠。(3)预防组:20只,其中10只沙土鼠预防性应用灵芝菌合剂200ml·kg^-1·d^-1共10天,术后继续用药10天;另外10只照此剂量预防用药3天,术后继续用药3天,与对照组同一时间处死取材。(4)治疗组,20只,手术完毕当时按照以上同样剂量灌胃给药治疗3天10只,治疗10天10只,每天一次,与对照组同一时间处死取材。所有沙土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手术3天前、手术后进行跳台训练实验,进行记忆测量。其中5只沙土鼠的后脑部分制成石蜡切片,5只沙土鼠的后脑部分做成冰冻切片。结果:跳台实验显示预防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尼氏小体染色显示海马CA1神经细胞凋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芝菌合剂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的记忆功能,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9,(1):63-63
三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后又坐半分钟;两条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防止一下子血压低了,导致脑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VEGF mRNA及蛋白水平随时间表达的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后每组实验动物不同时间缺血区VE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通心络的作用。结果1、正常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中VEGFmRNA表达很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 mRNA表达逐渐增强,3d达高峰,缺血7d后叉降至约正常水平。VEGF主要在神经元阳性表达,表达趋势与mRNA基本吻合。2、通心络高剂组VEGF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p〈0.05);通心络各组vEGF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可促进缺血区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VEGF高表达;通心络可增强和延长缺血区VEGF高表达,发挥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7,(4):49-49
静脉麻醉药可以抑制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静脉麻醉药干扰凋亡调节因子的释放和表达相关——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戚思华教授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首次从形态水平、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奥秘,阐明了多种静脉麻醉药对脑的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其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均有效控制,无1例发生脑卒中,疗效满意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6±0.1)d。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疾病的复发,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符合TIA条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35例为治疗组。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TXB2、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液流变学、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有效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本更新版指南的目的是为那些尚未患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群提供深入及时的卒中预防循证建议。循证建议涉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头颈部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介入方法,以及为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卒中而进行的抗栓治疗。更为深入的建议还涉及遗传和药理学试验,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卒中预防,如镰状细胞病和卵圆孔未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发展为脑梗死与其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依据7天内是否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将其分为两组,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每次发作时间及次数、ABCD2评分,颅脑MRDWI是否有新发病灶。结果 TIA是否进展与ABCD2评分、发作次数和频率、DWI高信号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2评分、是否有DWI高信号是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谷维素连续应用15d;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连续应用7 d后,减少剂量维持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TIA发作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近期发生脑梗死情况,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根据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