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主要动因,介绍了广西工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基本形式、合作方式及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揭育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9,(9)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类企业参与模式、三个合作层次模式、九种实践经验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局限性和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目标和实施策略,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以高职08级汽车专业为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建立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与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根据职业综合能力的构成和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构建职场化的实训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最后,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形成统一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婕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9,(15):89-90
发展是第一要务",合作"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机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目标一致、协同发展都是建立在彼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高职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教育特色。文章从协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双向参与、互利共赢、共守协议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探索地方高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传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改革创新的能力,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带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汽车专业,提出应以"卓越计划"为契机,结合地方汽车产业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3+1"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来适应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出三入”校企特色合作方式探索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将“三出三入”的校企合作方式作为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包括培育“三出三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配合“三出三入”校企合作模式,优化培育职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主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与社会相连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