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函数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分析消费函数研究由微观主体过渡到宏观数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分歧,以及理论移植到我国需要解决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文献评述,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研究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势”或“时势”:一个重审现代与时间观之关系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势或时势的概念曾经是中国学术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介绍了三个不多见的时势概念的现代重构个案,它们分属文史哲三个领域,而又相互关联。借助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对欧洲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本文旨在展示德意志观念论巨大影响之下的部分现代中国思想是如何被形而上学地重构,从而成为去历史化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争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无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是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只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驱动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全球发展的大背景而创立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指导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县域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体系。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发展思想都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分割。"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要全面把握,不能片面化和实用化。要在改革开放中,科学完整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以《资本论》为代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阐发主要在经济本质层面上,而不是在运行和发展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含了丰富的经济运行和发展理论。研究和阐述包含在《资本论》中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观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9.
10.
论实现西方现代公司制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4,(6):3-9
研究企业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经过十五年的改革,计划经济企业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的严蜜束缚中得到初步松绑,已使国有企业从背离市场的僵化状态过渡到进入市场的初具活力状态。尽管国有企业的活力还很不够,我们也不能否定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效。当前,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就是进一步从计划经济企业制度过渡为市场经济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从我国国情出发,需要讨论以下八个问题:(一)我国有三类国有企业不适合实行现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