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9篇 |
完全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经济学 | 99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80,自引:10,他引:70
深圳发展过程是同全国,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等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深圳发展的历史,现在与将来都同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深圳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同珠江三角液区域极为密切的资金,技术,人才(包括劳动力)以及市场方面的广泛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过去深圳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深圳持续发展,实现第二次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深圳的发展离不开它所紧密依托的区域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本文从深圳同珠江三角洲及香港两个层面,通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量化指标以及投资及旅游联系等实际测度了深圳对外区域经济联系状况,进而提出深圳加强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从农村转移的资金太多,包括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转移、预算转移、诱发的资金外流、对农业投入的减少、扶贫资金的转移及农村居民其他资金的转移。因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是缩小“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以此遏制农户的储蓄和其他资金通过金融系统流向收益率更高的部门;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农业预算支出;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全开放劳动力市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差距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九五”期间,居民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较快,成为一个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这一指标,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角度,对我国收入扩大化作深入分析,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本文针对近期中国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急功近利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土地、水资源、环境质量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国情,提出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并根据中国目前所处工业化初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稳步发展的几点战略性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加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服务业外包已经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引擎.本文在综述服务外包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而指出加快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私人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是与农民私人产品相区别而存在的。根据公共经济学对公共产品的专门解释,笔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区别于农民私人产品,用于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因性质的不同,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充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并且不能确定价格的产品,即指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社会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一个人消费的产品总量对别人的福利有重要的外部影响,且具备其中一个特性而不具备另一个特性的公共社会产品。据此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在简要描述风险投资动作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对风险资本市场中的市场主体进行制度分析,分别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治理的有效性问题。最后,就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主体的有关制度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屈小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46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省份几乎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能源价格、制度因素等都对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而中部地区同样因素的影响较弱,西部最小;制度因素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次贷危机主要通过市场传导和资金传导影响中国股市下跌和银行亏损;通过贸易传导影响出口企业需求下降等.对此提出主要政策建议:1.中国金融体系开放应审慎有序地推进和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合作;2.应核心监管和控制金融衍生品市场曲风险;3.市场信心应是监管的重要内容;4.建立和完善股市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