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因此,本文从支撑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揭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伍瑛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0,(2)
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内涵与特征的阐述 ,提出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 ,并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观念 ,走技术生态化之路 ,依靠法律手段 ,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尹成勇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9):139-141
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高的文明形态。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冯维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0,(7):40-43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孔雀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存在不断深化、不断升华、不断拓展认识的过程,可以用不同方法观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以生态产业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来看,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是我国推动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选择.建设生态工业园,需要政府发挥引导、服务及增加制度供给等方面的作用,以推动现有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整合.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性探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和确立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主题,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涵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关、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制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审美观等。在实践中,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意识,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袁霞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史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环境与人类文明的演替过程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开放系统 ,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互为渗透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地球表层是生命有机体生存、活动和各类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地球表层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特征 ,并为人类提供旦夕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 ,就是基于人类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的逐渐变化而更替的。在漫长的岁月里 ,人类对自然的观念经历了被动向主动性的转变。在人类发展初期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所知有限。自然界所展现出的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