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45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财政金融   20214篇
工业经济   7467篇
计划管理   25102篇
经济学   26896篇
综合类   10518篇
运输经济   946篇
旅游经济   271篇
贸易经济   25766篇
农业经济   5462篇
经济概况   259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6篇
邮电经济   4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1027篇
  2020年   1693篇
  2019年   1732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1720篇
  2016年   2218篇
  2015年   3747篇
  2014年   8805篇
  2013年   8372篇
  2012年   11126篇
  2011年   11754篇
  2010年   11070篇
  2009年   12195篇
  2008年   12888篇
  2007年   10913篇
  2006年   9109篇
  2005年   8565篇
  2004年   5104篇
  2003年   5153篇
  2002年   3221篇
  2001年   2926篇
  2000年   2875篇
  1999年   1671篇
  1998年   1607篇
  1997年   1875篇
  1996年   1814篇
  1995年   686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514篇
  1990年   490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数据战略"有效实施的前提之一即是数据确权与交易,数据财产权的产生,与人的劳动物化其中有着因果关系.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证明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的产权来源及其归属与物化劳动的相关性,并从社会契约集合的公意论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对财产权利安排的共同承认,然后讨论了以国家赋权的方式来塑形和定格数据财产权法律创制.最后提出:适用法律选择、数据权属分层、应用机制创新,构成了数据确权路径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主要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进程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对OECD国家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及其细分产业增长效率的全球排序、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中国具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中国制造业大部分细分产业垂直专业化指数较低,说明中国制造业已经摆脱了产业链低端锁定的低效率风险;同时,完备的集成配套能力和较高的产业贸易竞争力使中国制造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技术效率,实质性地转变了中国制造业被动嵌入全球产业链的状况.然而,中国制造业细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世界排序较靠后,且大多数呈负增长状态,尤其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相比仍处于劣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不足和差距是中国制造业匹配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地级市数据,对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进行测度分析,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TFP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但二者具有较强的时空一致性,即科技人才集聚特征显著的城市,其TFP也相对稳定;②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呈倒U型,但研究期内大多数城市仍处于集聚效应占主导阶段,科技人才集聚通过提升城市技术进步水平促进TFP增长,而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③不同类型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其TFP影响的异质性显著,且适宜集聚区间也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等优势特征显著的城市所能承受的科技人才集聚规模上限更高,有利于通过释放集聚红利促进TFP增长,而非省会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等则拐点值较低。  相似文献   
4.
万海远 《经济研究》2021,56(9):39-55
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出现了能否以投资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方向性争议,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创造性作用非常重要.基于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探讨了基础设施促进居民创业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分析了涉及重大宏观投资问题的微观基础,指出了未来基础设施的主攻方向和投资重点.本文发现,无论是按工程类还是按服务性质划分,社区基础设施都具有很大的正向外部性,使得居民创业比例显著提升,并且城市中心地区、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良好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便利了居民生产生活,促进了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通效率,改善了居民主观预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低的创业门槛,从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居民创业概率.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背景下,仍然要肯定"稳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社区基础设施投资在结构转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选择城市中心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为投资重点,注重对高技能居民的创业政策引导,以提升基础设施带来的创业回报,并实现经济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5.
减税降费是帮助企业减负纾困、稳岗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对企业“创造-破坏”就业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保险费率通过“降低就业创造”和“加剧就业破坏”两个途径显著降低了企业就业净增长,该效应在低生产率、高劳动密集度以及城市社保征缴力度更强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面对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企业会减少总产出、购入更多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并将服务活动外包,进而减少劳动力使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费率改变主要影响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就业调整,并存在非对称性,费率增加会加剧小微企业就业破坏,费率下降会促进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就业创造。此外,养老保险费率改变同时影响企业就业集约边际调整和扩展边际调整,并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低生产率企业面对费率增加不仅集约边际上就业创造更少、就业破坏更多,而且扩展边际上退出市场概率更高、进入市场概率更低。最后,养老保险费率增加主要促进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就业调整,劳动力更多跨行业跨企业流动,劳动力净流出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相似文献   
6.
蔡思路 《山西农经》2023,(21):129-131
乡村经济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两山”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乡村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文章围绕南昌市安义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两山”理论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乡村多元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生命周期理论是对一个项目的始终,包括项目筹备、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退役,甚至到废弃处置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一种方法。现阶段,全生命周期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设施、能源、环境等领域。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工程造价管理是公路项目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优化公路项目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黄俊凯 《活力》2023,(6):165-167+171
在抓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南宁市通过总结脱贫攻坚经验逐步探索打造出具有南宁特色的“扶贫品牌”,探索形成了“双培双带双促”致富带头人培育模式理论。本文基于致富带头人培育模式理论,主要对南宁市江南区同江村、武鸣区天马村、宾阳县河田村、隆安县东安村、马山县立星村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实际走访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归纳和总结,分析出南宁模式下特色产业扶贫发展的过程、结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1,(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阶段,各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程度差异显著。其中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能耗较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能耗较低且经济贡献率高。基于对山西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医疗条件持续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亟待深入探究。文章基于要素禀赋视角,利用2000—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再次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能通过促进整个社会要素禀赋质量提升和结构改善两条路径推动技术创新;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给技术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