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94篇
工业经济   299篇
计划管理   560篇
经济学   347篇
综合类   124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718篇
农业经济   245篇
经济概况   60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打造思政金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最宝贵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创新路径将中华农耕文化融入思政金课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及增强民族自豪感。农耕文化是创新利用产业(行业)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优质元素。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二是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转换研究视角,转变研究心态,更新研究方法,并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研究,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4.
5.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力量需要传承和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实地游览,感受古圣先哲的独特魅力;精心谋划,打造校园系列品牌",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要坚持辩证分析和理性精神,要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要古为今用,彰显时代价值,要构建多维互动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马阿丽  张萍  马焱 《国企》2020,(2):74-7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张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忡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20,(2):13-13
谋划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线图要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陈浩凯认为,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须有整体思维、坚持体系化创新,以现代化教育体系支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有效实施。一是建立监管机制。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覆盖、全员覆盖、全程到达,克服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氛围不浓、学校教育单一等问题,实现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一体化推进;二是建立人、财、物投入支撑体系,用专项制度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保障;三是以各级各类学校为重点,建立督查机制,确保课堂教学主渠道、守住思政课程主阵地、抢占网络舆论新高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繁荣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四是创造条件培养专业的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基础;五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本土资源,树立身边典型。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承下许多优良的家风,这是留给后辈无价的精神遗产。我也在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熏陶下长大,并将优良家风传承于后辈子孙。在我家,说到家风的传承,不能不说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楹联,这也是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最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