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千万工程”变迁的逻辑及启示
引用本文:王成军,庞婧,李雷.“千万工程”变迁的逻辑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24(4):95-103.
作者姓名:王成军  庞婧  李雷
作者单位:1.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2.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竹林土壤退化分布特征、防治驱动及政策响应——基于天目山区农户层面实验与调查”(编号:42177463);;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其对处理效率影响的研究”(编号:18AGL015);;浙江省软科学一般项目“科技特派员制度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2024C35131);
摘    要:2003年,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浙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谋划并持久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本文梳理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变迁阶段,基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分析框架,厘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嬗变规律,形成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历了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农户主动参与三个阶段。第二,社会共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社会基础,且通过影响环境整治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政府与农户的效用水平,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迁参与主体的内在驱动力。第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持续深化,逐步从外在的环境治理,升级到内在的乡村经营,形成了迈向“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长效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 键 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农村人居环境  制度变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