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陕西省乡村发展水平时空变化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王兴磊  吴田军  葛咏
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2.长安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4.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地理空间统计学方法”(41725006);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地块遥感信息空间推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2021NY-170);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不完备时序遥感数据下的地块级农作物信息提取研究”(300102120201)
摘    要:[目的]不同区域的乡村因自然禀赋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呈现出异构的变化脉络和发展态势。掌握其影响因素及时空变化情况,有益于探寻因地制宜的乡村发展对策。[方法]文章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表征乡村发展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模型解析影响县域乡村发展要素的主导因素,分析其时序变化和影响区域分布。[结果](1)陕西省乡村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该特征随时间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各要素影响力排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靠前5个因素保持一致;(3)目前乡村发展尚未克服地形因素的阻碍,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差异可能继续影响乡村的发展,县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乡村发展差异的主要矛盾;(4)不同地区所受的主导要素不同。[结论]加强县区自身经济发展、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及发挥乡村的能动作用并努力提升乡村劳动力质量水平,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陕西省各区域乡村发展限制条件有所差异,陕北地区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的发展,加大教育投资或许是其发展之路;关中地区地区经济总体较好,应当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陕南地区利用其生物与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乡村发展。

关 键 词:乡村发展  主导因素  陕西省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收稿时间:2022-10-1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