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董乐山译《1984》中“第三类语言”运用的得失
引用本文:宋博.论董乐山译《1984》中“第三类语言”运用的得失[J].商,2013(13):382-382.
作者姓名:宋博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董乐山,中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译作涉猎甚广,尤以翻译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作品而著名,其中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经董乐山翻译后走入中国民众视野,成为反集权主义类社会讽喻小说的代表佳作,"多一个人看《一九八四》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一说在中国也掀起了罕见热议。然而,笔者认为,在"第三类语言"观照下,董乐山的翻译亦存在一些问题,且《一九八四》作为半虚构类讽喻文学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多难度,因此笔者将从翻译视角对此作品进行进一步剖析,并希望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 键 词:董乐山  《1984》  “第三类语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