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区域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引用本文:王贝贝,肖海峰.中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区域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42-148.
作者姓名:王贝贝  肖海峰
作者单位:1.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 101149;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商户忠诚度视角下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疏解研究”(17YJC03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一带一路’物流绩效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SM201810037005);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项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专项资金”(CARS-39-22);北京物资学院科技协同攻关团队建设项目“食品贸易、质量安全与风险监控研究”(2017GG12)
摘    要:目的]畜牧业现代化转型是未来发展方向,识别我国畜牧业及其各部门发展的优势区,对各地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对2003—2017年我国畜牧业及其部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总结畜牧业发展优势区域。结果] 31个省(市、区)畜牧业增长主要依赖于全国畜牧业的发展,并且畜牧业发展兼具空间结构优势和空间竞争优势的综合优势区仅包含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内蒙古、贵州、宁夏、西藏和新疆,分布在东北区、黄河中游区、大西南区和大西北区。对不同畜牧业部门,因自然、资源、技术、经济等条件不同,各地生猪饲养、草食畜饲养和家禽饲养部门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表现存在差异。其中,生猪饲养没有综合优势区;草食畜饲养综合优势区省市较多,包括吉林、陕西等9个省市;家禽饲养综合优势区仅有陕西、云南等6省市。结论]该研究认为各地应规划确定主导畜牧业发展部门,借鉴邻近地区畜牧业发展成功经验,发挥对邻近省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性现代畜牧业发展。

关 键 词:畜牧业  产业结构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综合优势区
收稿时间:2019/9/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