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及其整治方向研究
作者姓名:赵庆磊  姜广辉  熊婵  颜国强  苏珊
作者单位:1.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3.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北京 100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居民点空闲地形成机理及其再利用模式”(42071249)、“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演变及其配置标准改进”(41671519);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CIT&TCD20180326);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研究”(20&ZD090)
摘    要:[目的]土地整治的目标开始由注重"新增耕地"向注重"区域功能"转变,土地整治内涵由此得到延伸。同时,也迫切需要推进以提升区域功能为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方法]文章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分区管理的需求,基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背景差异及地域功能的定位、土地整治内涵的演变,运用要素加权叠加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与区划对比分析法等开展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结果]该文构建并提出了以功能导向为核心的土地整治分区体系和方案,将我国土地整治按地域功能划分为:(1)以生态修复、保护和建设为主的生态功能保育区,(2)以基本农田建设、农地开发整理、提高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为主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3)以城乡用地统筹整治、城市用地内部挖掘为主的经济发展支持功能区,(4)以划定保护区、保护性建设为主的景观文化维护功能区等4种类型区,进一步结合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黄土高原区等12个地理空间单元,组合为61个土地整治功能一级分区。在此基础上,评价一级功能区内各县域单元土地整治功能,识别出景观文化维护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生态建设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城镇发展优化功能和城镇发展集聚功能,续分土地整治功能二级分区即各县域的土地整治功能。[结论]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反映了区域功能及其关系对土地整治分区的引导作用,为分区管控和引导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提升区域功能和加强土地利用功能的联系和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土地整治  地域功能  功能分区  整治方向  要素叠置
收稿时间:2019-11-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