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侪审判”词义考 ——以《大宪章》第39条为中心的文本考察
作者姓名:万立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 18ZDA157)
摘    要: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是西方宪政发展的开端。然而,更多基于文本的研究表明,《大宪章》存有被神话的嫌疑。其中最著名的限制王权的第39条“同侪审判”正是最佳例证之一。基于文义和体系解释,该条judicium parium(by the judgment of ones peers)宜译作“同侪审判”。但英格兰随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表明,该处的“同侪”多数情形指向的是“贵族”。这实际上反映出,《大宪章》第39条原初乃贵族为对抗英王恣意滥权、维护自身利益而制定的。“同侪审判”逐渐发展为一项特权,其性质、运作与同时期陪审制殊为不同,并在随后数个世纪中固定为以下模式: 上议院集会时,贵族在上议院接受审判;闭会时,由总管大臣法庭按照近似现代陪审制度的方式审理,审理人员均为贵族。起初“同侪审判”的案件范围仅包括叛逆罪及其他重罪,民事案件仍按照普通程序审理。总之,parium(peers)的应然文义是“同侪”,但实然指向多为“贵族”。同侪审判起初并无固定的实施方式,经由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与近现代陪审团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区别。

关 键 词:《大宪章》第39条、贵族、同侪审判、陪审制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