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与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何悦,苟兴朝,张小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23(1):96-107.
作者姓名:何悦  苟兴朝  张小冬
作者单位:1.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2. 重庆理工大学MBA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脱贫时代西南民族地区普惠治理下的防贫创新机制研究,编号:19BTJ040;;重庆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及动力机制研究,编号:KJQN202201425;
摘    要: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从“增量”和“存量”视角深入探讨多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子系统发展质量最优,环境子系统排最后,不同区域和地区系统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二是能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存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增量资源,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增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存量资源;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整体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发展呈“V”字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广泛存在。

关 键 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耦合协调  动态演化  存量资源  增量资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