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功能的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 类型划分——以七星关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杨丹丽 孙建伟 张勇 罗 静 赵宇鸾 张 继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31,41901201,41871182);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GZNUD [2018] 21号);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项目。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依据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区,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振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从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借助核密度分析、Moran’s I指数、热点分析厘清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OFM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研究结果:(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2)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异分别呈现“圈层式”、“阶梯式”和“分散+连片不规则”特征;(3)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融合型、城郊引导型、功能强化型、功能转化型4个整治类型,并依据功能导向提出不同整治策略。研究结论:乡村整治应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特征,分类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
关 键 词: | “三生”功能;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喀斯特;SOFM神经网络 |
收稿时间: | 2021-08-08 |
修稿时间: | 2021-11-02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