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农业要素投入的视角
作者姓名:范国华  韩建民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及其历史意义研究”(21XKS0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六盘山区脱贫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的表征、经验与长效机制研究”(20XSH01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效能的实证研究”(20BMZ146)
摘    要:目的 有关农地经营规模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影响方面,文章基于农业要素投入的视角,就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理论分析法、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综合评价法。结果 (1)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2) 从影响路径看,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中介效应为负;(3) 在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中,资本中介效应显著为负,而劳动中介效应与要素组合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本中介效应表现出来。结论 要大力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降低这一过程中资本要素投入大量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关 键 词:农地经营规模  农村生态环境  影响机理  农业要素投入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收稿时间:2023-03-24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