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PAMS分析保山市细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来源 |
| |
作者姓名: | 黎阳明 闫琨 王剑敏 李建文 史建武 |
| |
作者单位: | 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昆明 650034;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67014,21567012) |
| |
摘 要: | 为了改善保山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预防细颗粒物污染,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了大气中PM_(2.5)的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7类:元素碳(EC)、混合碳(ECOC)、有机碳(OC)、高分子有机碳(HOC)、富钾(K-rich)、矿物质(KWZ)和左旋葡聚糖(LEV)颗粒;颗粒类型以有机碳和元素碳颗粒为主,分别占到电离颗粒总数的27.8%和20.3%;不同类型颗粒粒径分布差异性较大。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源是主要的颗粒物贡献源,二者贡献率在60%以上;其次为扬尘源,贡献率为15%左右;机动车尾气为工作日的颗粒物首要贡献源,燃煤源为非工作日的首要来源;各类污染源贡献率变化具有一定周期性。研究结果不仅明晰了保山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还可为保山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细颗粒物 化学组分 粒径分布 来源解析 |
收稿时间: | 2020-05-11 |
修稿时间: | 2020-10-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