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老”社区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关联性研究——以广州珠光社区为例
引用本文:杨晓琳,邓毓雯,夏大为,黄宇,娄驷渭,邹煜凯.“双老”社区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关联性研究——以广州珠光社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3(11):1-8.
作者姓名:杨晓琳  邓毓雯  夏大为  黄宇  娄驷渭  邹煜凯
作者单位:1.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20801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136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11330190042);
摘    要: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关 键 词:老旧社区  老龄化  自发建造行为  公共空间要素  相关性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