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某公路滑坡为例,从地质、地貌和水位等方面的条件分析了山区公路滑坡失稳的原因为公路开挖导致滑坡启动。通过传递系数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滑动面内摩擦角φ值对滑坡稳定系数影响较为显著。计算结果显示,降雨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理滑坡时必须加强排水措施和封填现有的裂缝。最后根据滑坡的地质条件和失稳模式,结合滑体推力的大小,提出采用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失稳模式,结合滑体推力的大小,提出采用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形成机制;防治技术如图1所示,滑坡为一中型纵长式滑坡,横宽约105m,轴长约110m,滑体约17.3×104m3,主滑方向为138°。2009年3月,当地居民在滑坡中前部公路15m的人工边坡,至2009年5月,由于边坡开挖过陡、过高,斜坡出现较大变形第四系堆积体内部的土层滑坡。目前滑坡处于强变形阶段。(重庆市石柱县公路管理局,重庆409100)摘要:本文以某公路滑坡为例,从地质、地貌和水位等方面的条件宏观分析了山区公路滑坡失稳的原因坡启动。然后通过传递系数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滑动面内摩擦角φ值对滑坡稳定系数影响较坡,降雨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理滑坡是必须加强排水措施和封填现有的裂缝。最后根据失稳模式,结合滑体推力的大小,提出采用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形成机制;防治技术如图1所示,滑坡为一中型纵长式滑坡,横宽约105m,轴长约110m,滑体平均厚周剑(重庆市石柱县公路管理局,重庆409100)摘要:本文以某公路滑坡为例,从地质、地貌和水位等方面的条件宏观分析了山区公路滑坡失稳的原因为公路坡启动。然后通过传递系数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滑动面内摩擦角φ值对滑坡稳定系数影响较为显著。坡,降雨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理滑坡是必须加强排水措施和封填现有的裂缝。最后根据滑坡的失稳模式,结合滑体推力的大小,提出采用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形成机制;防治技术小,提出采用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形成机制;防治技术一中型纵长式滑坡,横宽约105m,轴长约110m,滑体平均厚度约15米,方量向为138°。2009年3月,当地居民在滑坡中前部公路内侧开挖坡体,形成高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