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
引用本文:郑万军,王成兰.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6(1):52-54.
作者姓名:郑万军  王成兰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重庆,400000
摘    要: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适应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并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就业市场,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 键 词:农民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1-0052-03
修稿时间:2005年10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