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棉花生产布局的“双穷”特征和扶贫开发设想
引用本文:韩若冰,胡继连.山东棉花生产布局的“双穷”特征和扶贫开发设想[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105-112.
作者姓名:韩若冰  胡继连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经济岗位专家项目资助(SDAIT-07-011-11);山东省“三农”问题软科学研究 基地资助(2007RKA003)
摘    要:山东省是棉花生产加工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5%,仅次于新疆。经过近30年的 变迁,山东省三大棉花主产区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受挫,棉花产量和 质量逐年降低。该文首先运用对比观察法和实地调研法,提出了山东省棉花生产布局的“双穷”特征,即 宏观上多分布于“穷地方”,微观上多集中于“穷人家”;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法,证明了棉花种植面积与粮 棉比较收益之间存在长期趋势的一致性,继而得出比较收益是影响山东省棉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 趋势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很好调节山东棉花主产区所呈现的“双穷”特征,在分析了比较 利益不合理的因素后,该文从政府扶贫开发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棉农收益、摆脱贫穷现状的路径设想,指出 政府的政策扶贫、科技扶贫和专项扶贫,是振兴棉花产业,解决棉区贫困的有效出路。

关 键 词:棉花  布局特征  扶贫开发  比较收益  山东省
收稿时间:2013/9/2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