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监督力度、奖惩制度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以北京市为例
引用本文:张卓伟,赵霞.监督力度、奖惩制度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23(7):84-92+103.
作者姓名:张卓伟  赵霞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2TC10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效果评估与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实施四年以来,监督和奖惩制度已在多地实施运用,但仍存在约束失灵、效果有限等问题。通过建立博弈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选择北京市六个主城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门槛Logit回归、调节效应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督和奖惩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且奖惩制度组合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督力度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且是奖惩制度的负向调节变量,特别是对惩罚制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在控制变量中,环境认知与垃圾桶设施配备能够正向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而租户的垃圾分类行为相对较差。为此,提出推进垃圾分类要注重奖惩制度结合,实行奖惩制度的同时适度放宽监督力度,以更好发挥制度组合的作用。同时,仍需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对租户的管理与引导。

关 键 词:北京城市居民  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奖惩制度  调节变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