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整治是协调土地利用供需匹配、增强国土空间韧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于供需和韧性视角理清中国土地整治的发生机制和历史变迁,剖析土地整治政策的演变逻辑,从而探讨土地整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导向。首先,土地整治是国土空间应对外部压力冲击、缓解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增强自身韧性的人类改造活动;其次,中国土地整治政策变迁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整理”“土地综合整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四个阶段;最后,中国土地整治政策的演变逻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现实基础、以实现供需匹配为内在动力、以强化系统治理为整治策略、以增强国土空间韧性为目标导向。因此,未来土地整治应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要求、以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以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为关键路径,从而进一步协调土地利用供需匹配、提升国土空间演进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