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地整治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基于伊犁州和塔城地区调研
引用本文:原伟鹏,刘新平,胡娟.土地整治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基于伊犁州和塔城地区调研[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67-73.
作者姓名:原伟鹏  刘新平  胡娟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塔里木河流域农牧系统耦合原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及协同机制研究"(71363054),自治区产学研创新项目"新疆耕地面源污染的农户行为机制研究"(xjaucxy-yjs-20141006),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天山北坡经济带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研究"(XJAUGRI2015023)
摘    要: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促进现代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作条件、耕作方式和耕作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大量劳动力节省的同时促进了农户大幅增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流转价格大幅上涨,流转方式呈现多元化,农户的流转意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对整治后农场规模经营的满意度较高,但也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困难。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农场经营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当地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弱,补贴资金缺少相关的审计和监察;土地整治的立项审批复杂,工程设计、监管及后期管护存在一定的疏漏;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经营农场的投资资金来源有限;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实时监测体系,设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加大当地政府补贴力度和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适当延长土地流转年限;长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场适度规模,注重完善和配套基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 键 词:土地整治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伊犁  塔城
收稿时间:2017/1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