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历程——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
引用本文:饶旭鹏.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历程——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J].开发研究,2012(5):134-137.
作者姓名:饶旭鹏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11XJC84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加速期,传统农村"乡土社会"迅速转向"新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具有乡土依赖、聚村而居、家族归属等显著特点。在向"新乡土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的乡土依赖性降低、乡土意识逐渐式微、家庭规模小型化且发生了功能转向。这一社会转型过程是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前提。

关 键 词:农村  社会结构  乡土社会  新乡土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