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幔壳运动及其成矿控矿作用——以小秦岭幔枝构造北矿带成矿控矿作用为例
引用本文:牛树银,孙爱群,李凤友,冯建之,崔夑林,陈超,张福祥,马宝军,胡华斌.幔壳运动及其成矿控矿作用——以小秦岭幔枝构造北矿带成矿控矿作用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23(1):1-9.
作者姓名:牛树银  孙爱群  李凤友  冯建之  崔夑林  陈超  张福祥  马宝军  胡华斌
作者单位:1. 河北地质大学;2. 承德市地质队;3.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摘    要:燕山运动中晚期,华北东部地区进入了以伸展构造为主的地幔热柱演化阶段,小秦岭矿集区形成了典型的幔枝构造体系。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柱—幔枝构造,迁移到幔枝构造有利构造部位集聚成矿。北矿带是小秦岭幔枝构造主要成矿区之一,进入燕山运动晚期,幔枝构造中断裂活动相当强烈,同时沿断裂形成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以及多金属矿床。在众多成矿控矿因素中,区域性断裂构造应是重要的主导性因素,它们不仅是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而且往往成为重要的成矿储矿有利空间。特别是近年来深部地质勘查发现,地表沿区域性主干断裂展布的若干个大中型金矿,在一定深度上其成矿蚀变构造带却是串连在一起的,整个沿断裂展布的若干个大—中型金矿统称为某某某超大型金矿。每个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着一个超大型金矿带。其形成超大型金矿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强烈的岩浆—变质杂岩上涌(隆)→上部盖层向外拆离滑脱→幔枝构造逐渐形成→断裂构造体系由压扭性转变为张扭性→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成矿物质冷却结晶→形成超大型金矿的模式。

关 键 词:地幔热柱  地幔亚柱  幔枝构造  成矿作用  深部过程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小秦岭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