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刘洪彬,吴梦瑶,马贤磊,刘新华,高嘉鞠,吴岩.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75-84.
作者姓名:刘洪彬  吴梦瑶  马贤磊  刘新华  高嘉鞠  吴岩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4153,71773054)。
摘    要:研究目的: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揭示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及其规律,为制定促进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从“个人力、地域力、文化力”三个层次构建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辽宁省典型地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定量分析各因素在农户是否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采纳程度两个阶段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1)较多农户已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在采纳程度上差异明显;(2)农户的家庭资源禀赋条件即务农人数、耕地资源、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而农户的从众心理、信息获取渠道、政策满意度能够在物质与精神“双重”补偿,使其获得“安全感”,克服风险规避心理,从而促使技术采纳行为;(3)与第一阶段不同,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受“个人力”影响效应减弱,而受到“地域力”和“文化力”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政府应从制定最优技术组合、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完善政策扶持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和推广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

关 键 词:分布式认知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户采纳行为  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21/5/9 0:00:00
修稿时间:2021/9/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