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动: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公众参与
引用本文:王晟,夏宁.互动: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公众参与[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31-33.
作者姓名:王晟  夏宁
作者单位: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复旦大学新闻系
摘    要:近代公民社会概念出现于17~19世纪之间,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它是欧美国家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源于社会需求,公民社会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再度流行。公共领域是公民社会的四大结构性要素之一①,是一种非官方的,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民个人以公众身份就社会公共事务展开自由的、公开的和理性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产生公共意见。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在当代中国,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方面看,1980年代以后,经济改革最重…

关 键 词:公共领域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The Mutual Movement: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Spher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