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分析如何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使用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和西藏)数据,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的角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再造力3个维度衡量乡村产业韧性,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方面分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产业韧性是其中的影响路径;在城镇化水平较高或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正向效应更加显著;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 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乡村产业主体使用无人机、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乡村产业韧性;加强乡村数字知识宣传和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与乡镇企业合作,在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教育;推动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乡镇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的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