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动力来源——基于劳动力投入的视角
引用本文:陈恒,魏修建,魏晓芳.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动力来源——基于劳动力投入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0(11):13-26.
作者姓名:陈恒  魏修建  魏晓芳
作者单位: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 3.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陕西省软科学重点计划项目《陕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摘    要: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经济发展、地区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最主要取决于内部因素的驱动。文章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应用LMDI指数分解法和重力模型将物流业劳动力投入分解为劳动规模效应、劳动效率效应和劳动力地区结构效应。研究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内在驱动因素为劳动效率的提升,属于集约型发展方式;而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劳动规模扩张,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且劳动效率提升是中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重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效率差距缩小是东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收敛性的主要原因;东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处于发散状态主要归因于劳动效率差距的扩大化。此外,通过建立提升物流业劳动效率的Tobit动力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劳动效率提升的动力因素具有差异性。表现在技术水平对劳动效率的推动作用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尤以东西部地区具有显著差距,说明我国物流业在产业转移中可能存在“技术转移塌陷”的现象;而东西部地区劳动工资的推动作用低于全国水平,可以推断东西部可能存在劳动工资分配失衡的现象,从而抑制了劳动者积极性,最终未能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较高推动作用。

关 键 词:物流业发展  驱动因素  动力来源  劳动力投入  
收稿时间:2015-06-0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商业经济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商业经济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