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内在逻辑和真实的私有化情结——“公地的悲剧”的重新解读 |
| |
作者姓名: | 陈贤生 伍旭中 |
| |
作者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2009年社科规划项目 |
| |
摘 要: | 哈丁的"公地"和英国中世纪的"公地"是有区别的。哈丁的"公地"是其假想的一种"人人所有,人人共用"的财产制度,而"公地悲剧"就是这种财产制度逻辑抽象的结果,是一种预设了种种假定后的必然。"公地"不等于公有制,"公地的悲剧"的内在逻辑在公有制内部是不存在的。借"公地悲剧"谈论公有制改革,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私有化情结。
|
关 键 词: | 公地悲剧 内在逻辑 私有化情节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