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
引用本文:朱玲.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J].经济学家茶座,2006(2):22-26.
作者姓名:朱玲
摘    要:1982年,中央政府开始投资于“三西建设工程”,目的是援助宁夏、甘肃两地最贫困的人口。从那时候算起,中国的扶贫计划大约已经实施了1/4个世纪。然而极端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统计,2005年底,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还有2365万人,扶贫办系统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有1亿多人回顾以往的扶贫项目,主要借助投资手段,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直接受益于这类项目的贫困人口,显然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那些不具备工作能力的贫困群体,则难以参与投资项目。因而可以说,现有的扶贫开发项目对于缓解这一群体的困境是无效的。救济,才是避免他们陷入难以生存境地的有效政策工具。还值得注意的是,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不仅会使原本贫穷的人更加贫困,而且还可能使非贫困人口陷入暂时贫困。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暂时贫困就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相对轻微的贫困也有可能转变为深重的贫困。保险,正是预防和缓解此类贫困的一项经济安全设置。由此看来,仅仅凭借包括扶贫计划在内的任何一种单项社会保障措施,难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关 键 词:医疗救助  合作医疗  贫困地区  扶贫计划  扶贫开发项目  社会保障措施  农村人口  扶贫项目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