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用本文:杜勇.浅谈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湖南),2007(18).
作者姓名:杜勇
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摘    要: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助于农信社克服信贷管理中的潜在弊端,及时发现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和信贷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贷款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是农信社全面、准确识别和监控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农信社在推行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1.分类标准模糊、分类质量难保证。农信社贷款风险分类有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档次,后3个档次为不良贷款。但从分类核心定义的叙述来看,一方面分类标准不够严谨,五个类别间缺工作交流乏明显的区别,无量化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如正常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与关注类贷款核心定义“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中的“没有足够理由”与“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没有严格的区别。另一面,核心定义模糊语言过多,如“一些,较大、极少”等等,由于分类无明确,必然在实际工作中带来随意性,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2.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贷款风险分类是建立在对现金流量、财务比率、担保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等四项分析方法之上...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