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虚构合同主体欺诈及其防治 |
| |
作者姓名: | 陈琳 |
| |
作者单位: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 |
摘 要: | ![]() [案例简介] 我国某化工厂为投产某化工产品,需从国外进口生产设备.在向美、日、德等国的知名厂商发电询盘后,因这些厂商的报价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超过我方的预算价格,而无法签约.这时A国B公司得知此情况后,主动向我方发盘,报出800万美元的价格,并保证按我方的技术要求供货.我方初次与B公司接触,对其经营状况和资信了解不深,但苦于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供货途径,经过简单的谈判,即与其签订了正式供货合同.双方约定:买方于订约后30天内开出L/C,卖方于10月31日前交货.但到交货期,B公司只交齐了200万美元的设备.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主体虚构 欺诈行为 案例分析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