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面向风险应对的“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引用本文:陆明,谭卓琳,金早,吴远翔,华乃斯.面向风险应对的“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3(8):116-125.
作者姓名:陆明  谭卓琳  金早  吴远翔  华乃斯
作者单位: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 自然资源部寒地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3. 扬州市交通运输局;4.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影响机制与空间优化途径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52078160);
摘    要:“单位制”社区作为我国特定时期的组织模式,在城市发展前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制度的转变,社区空间逐渐从单位组织中脱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影响下形成了大量“后单位制”社区。此类社区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城市问题,存在较大风险。社区韧性是能够帮助社区自身对风险进行预警、响应和恢复的多种能力合集。首先,基于“后单位制”社区特征,从客观建成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个层面梳理现状问题及风险因素。其次,基于社区韧性理论和既有韧性评估研究,从社区资本和居民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以哈尔滨市的3个“后单位制”社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社区的韧性平均水平一般,居民能力得分略高于社区资本得分,存在物质资本冗余性不足,社区风险应对设施不完善及居民抗扰性弱的问题,但社区居民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居民自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最后,从明确权属问题、社区空间微更新和社区居民公共性重建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以期推动社区韧性理论在“后单位制”社区中的实践,并为同类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社区韧性  后单位制  风险应对  韧性评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