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引用本文:刘传明,王呈祥,何品蓉,曹蕾,吕嘉顺,李顺茂.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22,42(2):163-171.
作者姓名:刘传明  王呈祥  何品蓉  曹蕾  吕嘉顺  李顺茂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国土与城乡规划研究院,中国江苏淮安 223300;淮阴师范学院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院,中国江苏淮安 223300,淮阴师范学院国土与城乡规划研究院,中国江苏淮安 223300;汉阳大学城市研究院城市设计分析实验室,韩国首尔 04763,淮阴师范学院国土与城乡规划研究院,中国江苏淮安 2233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630087);
摘    要: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熵权-TOPSIS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村庄迁居安置意愿(Y)空间差异不甚明显,而货币迁居安置意愿(Y1)的空间差异高于实物迁居安置意愿(Y2)。Y、Y1和Y2都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②外部连通性对村域综合通达性(Ci)的贡献最大,Ci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市域北部平原村庄Ci高于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河网密布地区村庄。③Y1、Y2和Ci在市区和县城周边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其中,Y1是内圈低外圈高,而Y2和Ci是内圈高外圈低。④在迁居安置意愿与通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上,...

关 键 词:农户  村庄迁居安置意愿  村域综合通达性  货币安置  实物安置  圈层结构  空间耦合  淮安市

Spatial Features of Willingness to Resettlement and Its Relations with Accessibility at Village Scale in Plain Area:A Case Study of Huai'an
LIU Chuanming,WANG Chengxiang,HE Pinrong,CAO Lei,LYU Jiashun,LI Shunmao.Spatial Features of Willingness to Resettlement and Its Relations with Accessibility at Village Scale in Plain Area:A Case Study of Huai'an[J].Economic Geography,2022,42(2):163-171.
Authors:LIU Chuanming  WANG Chengxiang  HE Pinrong  CAO Lei  LYU Jiashun  LI Shunm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