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最低生活保障瞄准率及其对救助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千村调查的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闫东艺,薛森,冯帅章.最低生活保障瞄准率及其对救助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千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劳动经济研究,2023(1):52-80.
作者姓名:闫东艺  薛森  冯帅章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本文使用2021年广东千村调查数据,基于广东省民政厅制定的低保户认定细则,测算了广东农村地区的低保瞄准效率,探究了导致低保瞄准偏差的原因,并进一步估计了瞄准偏差对低保救助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如果严格按照广东省低保户认定细则,低保的漏保率为89.5%,错保率为35.3%。当进一步考虑残疾人的事实贫困时,低保的漏保率为87.8%,错保率为23.3%。本文测算的漏保率水平与现有文献的发现相当,但错保率处于较低水平。其次,错保可能与乡村扶贫政策间的非有效衔接,以及部分家庭中有残疾成员相关,但无明显证据表明与精英俘获有关。漏保则可能与低收入家庭过高评价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对低保政策不了解相关。再次,瞄准偏差会削弱低保的减贫效应,产生福利依赖效应,并降低居民对基层治理能力的正面评价。最后,修正瞄准偏差后,低保在降低物质多维贫困、降低家庭中有未工作劳动力的概率和增进基层治理正面评价三方面的效应均有所增强,增强的效应分别占修正瞄准偏差前低保户样本均值的8.8%、55.3%和7.8%。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有效衔接各类扶贫政策、完善“政策找人”机制、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是提高瞄准效率、增强低保救助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瞄准效率  救助效应  福利依赖  基层治理评价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