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基于北京8家园区的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赵海燕,严铠,刘仲妮,马峥,唐衡.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基于北京8家园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8):119-129.
作者姓名:赵海燕  严铠  刘仲妮  马峥  唐衡
作者单位:1.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2.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 102206
基金项目:2021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重点调研项目“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发展路径研究”;2021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重点调研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双新双创发展监测”;2021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重点调研项目“化肥减量增效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2019年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江苏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JS2018ZD04)
摘    要:目的 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点所在,对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明晰其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并有利于了解园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效与主要短板。方法 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的形式及其产生的作用,结合文献与调研资料,文章从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本身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两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农业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指数法测算北京8家园区的产业融合指数和综合效益指数,从两方面观测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 (1)经过3年的发展,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体上基本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和社会、生态效益偏低。(2)园区农业产业链延伸达到基本实现融合发展水平,但农业多功能拓展、技术渗透发展两方面水平相对偏低,主要是休闲农业拓展、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等发展不足影响其融合深度。(3)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水平较高,但社会、生态两方面效益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组织化水平、绿色发展、就业促进等作用发挥不足影响其综合效益水平。结论 基于北京区域特殊性,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推动作用是未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产业融合深度和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融合  层次分析法  菲尔德法  综合发展指数法
收稿时间:2021/4/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