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懒惰的穷人”的产生:一种贫困发生的新型解释框架--基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林村实地调研的思考
引用本文:田甜,李博,左停.“懒惰的穷人”的产生:一种贫困发生的新型解释框架--基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林村实地调研的思考[J].农村经济,2021(2):37-47.
作者姓名:田甜  李博  左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深度贫困地区的减贫机理与政策研究”(编号:19jk04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懒惰的穷人”被认为是最后的“障碍”,多以“内生动力不足”来简单定义这一群体。学术界需要突破“素质贫困”“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的限制,尝试运用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贫困的发生。“懒惰的穷人”是在世界社会经济体系中形成的具有道德劣势的人格主体,并已经在我国的道德话语中扎根。在本文的解释语境中,穷人并不是因“懒惰”而致贫,这背后存在着自然生态环境限制、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结构性困境、制度依赖、贫困文化、家庭与个人等诸多因素。但是这部分低收入群体却在新自由主义和现代性的要求下,成为具有道德缺陷的“懒惰的穷人”。依靠“精神扶贫”对“懒惰的穷人”进行“扶志”远远不够,相关研究和国家政策应致力于破解结构性困境,探讨制度建设,防止道德污名化。

关 键 词:贫困  懒惰  扶贫  结构  制度

The Emergence of "the Lazy Poor":a New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for the Occurrence of Poverty
Tian Tian,Li Bo,Zuo Ting.The Emergence of "the Lazy Poor":a New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for the Occurrence of Poverty[J].Rural Economy,2021(2):37-47.
Authors:Tian Tian  Li Bo  Zuo T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