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对种植决策的影响*——基于土地地势的研究视角 |
| |
作者姓名: | 李庆 杨志武 |
| |
作者单位: |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承接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培育研究”(16CJY050);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转移研究”(2014M5509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扶贫视角下的粮食主产区农民能力测度及培育问题研究”(18YJA790100); 2017年东农学者计划青年才俊项目“资金需求,金融供给与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生产决策”(17QC29); 2019年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脱贫户返贫防控长效机制对策研究”(19XG22) |
| |
摘 要: | [目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土地质量差异造成的生产差异会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的人力投入减少而更加显现。针对农户的市场经济行为,文章从理论及实证角度探讨农户农业劳动投入减少时农户生产决策的变化,并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该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土地资源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劳动力非农就业后在不同地势耕地的农业生产决策变化。[结果]劳动力非农就业明显影响了农户种植决策,在质量较高的平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种植机械化生产使用高的粮食作物来减少劳动力投入下降,在质量较差的山坡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降低对山坡地的使用强度来解决劳动力投入不足问题,具体表现方式是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抛荒方式来分配家庭农业劳动投入。[结论]不同地势耕地利用强度将会出现不同变化,平原以及交通便利地区,可以通过机械来替代人力投入,交通较为不发达的山区丘陵地区,需要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来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抛荒问题。政策支持方面,鼓励中低产田提高产品产量与提升降本技术,保障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关 键 词: | 非农就业复种指数生产效率生产决策地势 |
收稿时间: | 2019-03-0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