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分析——基于出口产品密度的视角
引用本文:邸玉娜,李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分析——基于出口产品密度的视角[J].经济科学,2012(4):35-48.
作者姓名:邸玉娜  李月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创新研究”,(11CJL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

关 键 词:中等收入陷阱  出口结构  产品密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