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传统思路是片面强调政企分开及两权分离的重要性,企图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与一般企业有同等经济效率的经济组织。传统改革思路偏失的根源在于混淆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界限,没有准确把握国有企业的本质。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思路的转换:将现行数量过多、行业分布不当的国有企业"退出"一部分,使之非国有化或民营化,另一部分则仍必须保持国有制形式。在此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建立起内部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通过"退出机制"减轻"道德危害"的风险,实现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统一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