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合同已成为企业进行市场交易的基本形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供的信息表明,全国工商企业订立的合同合格率不足70%,为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成为导致合同履约率下降,市场信用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合同订立阶段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源上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纠纷,维护和实现企业的权益。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主体资信不良、合同条款存在缺陷或对乙方显失公平、合同不成立或者效力存在瑕疵等,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防范:一、审查合同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不合格,是导致合同无效或不能履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签约前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调查就显得格外重要。资信调查包括对对方当事人主体资格和信用的审查及合同承办人员的资格审查。(一)当事人主体资格审查主要包括:对企业法人或非法人的经济组织,注意审查其营业执照。对对方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要做好重点审核,其经营范围是否超越了企业章程规定和营业执照注册的范围。对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的经营范围更要予以关注。对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办理行政许可证的行业,注意审查其行政许可证。行政许可证是国家对于特定行业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如建筑安装企业的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电梯的生产安装应当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等。(二)当事人履约能力或信用的审查,主要有:1.资产负债。企业的资产状况主要是企业的注册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