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问题
引用本文:李贵.关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问题[J].西安金融,2001(9):48-49.
作者姓名:李贵
摘    要: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最初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其目的是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最初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国务院于1999年1月又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并且规定较为详细的失业保险制度又向前迈了一步。但是,该条例的实施表明其仍无法抵御失业保险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可能影响到“十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在“十五”规划中重点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加上大量已下岗人员和企业富余职工,今后的失业人数会很多,对失业保险金的需求量就更大。与此同时,为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在“十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力就业体制,企业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将退出历史舞台,新增的失业者和下岗职工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由失业保险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险。

关 键 词:中国  失业保险制度  影响因素  制度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