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视角下湖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单玉红 程秋月 柯新利 郑东杰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12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630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20GGPY003)。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剖析“流空间”背景下湖北省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动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调控碳排放的关联态势推动县域间的协同碳减排。研究方法:夜间灯光数据模拟能源消耗模型、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湖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明显,整体形成以武汉市区为大核心,以各市辖区为小核心的多组团结构,网络的稳健性较强,等级结构有所弱化,紧密度仍有待提升。(2)武汉、黄石等地的市辖区长期居于网络的核心地位,更多充当净收益角色。(3)人口流、信息流和经济流均显著促进县域间碳排放关联网络的形成,其影响作用具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特征;各县域在经济、产业结构、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差异水平及地理邻近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碳排放关联网络的形成。研究结论:需调控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强度,依据各县域在碳关联网络中的作用及发展态势探索总体碳平衡目标导向下的差别化碳减排措施,形成协同碳减排态势。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网络 要素流动 影响因素 湖北省县域 社会网络分析 QAP回归 |
收稿时间: | 2023-11-09 |
修稿时间: | 2024-01-2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